在打烊后仅剩的两人: 沉默的对话
夜幕低垂,商业街的霓虹灯黯淡下来,只留下零星的灯光在昏暗的街道上闪烁。一家小书店,在所有店铺熄灭的灯光中,孤零零地亮着。店内,只剩下店主李阿姨和一个年轻的顾客,王明。
时间在安静的书店中流淌,一分一秒地堆积。空气中弥漫着纸张特有的清香,混合着淡淡的墨香,以及李阿姨身上淡淡的茉莉花香。王明静静地翻阅着手中的书,而李阿姨则整理着书架上的书籍。
“这本书,您看过了吗?”李阿姨的声音打破了沉默,清脆而温柔。她的声音像一首老歌,带着岁月的痕迹。
王明抬起头,看到李阿姨正站在他身后,手里捧着一本诗集。他轻轻地合上书,摇摇头。
“这是我新进的诗集,您不妨看看。”李阿姨轻轻地将诗集放在柜台上。
王明走到柜台前,拿起诗集。书页泛着温润的光泽。他翻开书,开始阅读。诗句如涓涓细流,流淌进他的心田。诗歌里,仿佛有另一个世界,一个充满着浪漫和想象的世界。
“这首诗,写得很美。”王明缓缓说道,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。
“谢谢。”李阿姨轻轻一笑,眼神里充满了柔和的光芒。“写诗的人,总在寻找一种表达方式,用文字来描绘内心世界。”她轻轻地叹了口气,仿佛在回忆着什么。
王明沉默了片刻,他抬头看着李阿姨,她那双深邃的眼睛里,仿佛藏着许多故事。
“您经常写诗吗?”王明试探性地问。
李阿姨轻轻地摇了摇头,“我只是喜欢。以前,我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,后来,那些文字就变成了诗。”
王明明白了,李阿姨的诗,不是刻意创作的产物,而是她对生活的感悟,她用诗歌来记录人生的轨迹。他心中升起一股敬佩之情。
“您能分享一些您的诗歌吗?”王明忍不住问道。
李阿姨笑了笑,她温柔地拿起一本笔记本,从里面抽出一页纸,上面写着几行娟秀的字迹。那是一种流畅而自然的美,仿佛是流淌的溪水,又像跳跃的音符。
“这首诗,是写给我的孙子,他喜欢看星星。”李阿姨轻轻地将纸递给王明。
王明接过纸,仔细地阅读着。诗歌中,充满了对孙子深深的爱,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许。李阿姨的笔触,温柔而充满力量。
在昏暗的灯光下,两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很长。他们彼此相望,在沉默中,分享着一种无声的默契。夜色更深了,书店里的一切都沉静下来,只剩下李阿姨和王明在彼此的沉默中,完成了这一个不寻常的对话。
夜深了,王明起身告辞,李阿姨微笑着目送他离开。在空荡荡的书店里,李阿姨静静地整理着书籍,直到最后一盏灯熄灭。